受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之邀,2月10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组织部分留学生来到沈阳市大东区长安社区,深度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和独特的社区文化。
社区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非遗展示区内,精美的剪纸、栩栩如生的面塑、古朴典雅的传统书画依次陈列,散发着浓厚的文化韵味。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一开场就成功吸引了众多留学生的目光。辽宁省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冯元平,热情地向留学生们展示着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的动物、精致细腻的花卉,引得留学生们惊叹连连。辽宁省非遗项目于氏面人传承人于启全,手法娴熟地捏出一个个生动的面塑形象,有威风凛凛的关羽,还有憨态可掬的哪吒,瞬间点燃了留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随后,大家又体验了糖人制作、毛笔书法、中国结、踩高跷等非遗项目。体验过程中,留学生们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感受完非遗的独特魅力,留学生们又来到了社区文化展示区。长安社区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社区的发展情况,社区老年表演队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太极拳和舞蹈表演。

活动结束后,留学生们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此次活动的喜爱和对中国非遗及社区文化的新认识。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社区文化的温暖与活力,都在留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不同国家的人们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