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穆勒(Marco Müller)
意大利籍,辽宁大学兼职教授,国际著名电影制片人、影评人,曾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主席,被称为“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1975到辽宁大学留学,研究群众文艺。民国时期的电影作品和文革期间的样板戏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也让他对中国社会有了更多深入思考。马克·穆勒曾说:“正是因为中国电影才让我觉得我应该继续把时间奉献给电影,甚至去主办大型的国际电影节。”
1979年,在都灵独立创办了“电的影子”(Electric shadows)电影节,第一次把中国电影大规模地呈现在国际领域。之后他又担任了柏沙卢电影节、鹿特丹电影节主席;1983年,他在柏沙卢电影节安排了“亚洲电影面面观”单元,组织专题放映香港电影。
1986年,马克在电影研究和组织方面的突出才华引起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注意,他们请马克专门负责亚洲的选片工作。从此,他担任该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亚洲区选片工作长达18年之久。期间,《原野》《黄土地》《大红灯笼高高挂》等斩获国际电影大奖的中国影片都是由马克引荐的。
2004年起,马克担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任期4年;2005年8月31日,在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开幕的同一天,马克主编的一本旨在让更多的观众真正了解中国电影,关于中国影史的作品《电的影子》出版,以致敬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2015年1月,马克·穆勒正式接受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邀请,担任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席顾问,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和促进中外电影交流合作出谋划策,同时聘请其团队的其他成员担任选片顾问,这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步入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历史性举措。
2019年6月,他重返母校辽宁大学,研究开设电影策划、老电影修复技术等专业,共同培养中国电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