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教育教学  学生管理  招生就业  党群工作  留学辽大  联系我们  留学申请  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  International Student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学院新闻>>正文
 
“探索华夏,智启未来”欧洲青少年夏令营赴稻梦空间开展实践活动
2025-08-03 20:30  

“探索华夏,智启未来”欧洲青少年夏令营赴稻梦空间开展实践活动


7月25日,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欧洲青少年夏令营营员们前往沈阳稻梦空间,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沈阳稻梦空间,即沈阳锡伯龙地创意农业产业园,是以稻田画为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 ,以稻田画观光、立体种植养殖、水稻精深加工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让欧洲青少年们深入理解旅游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在辽宁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农旅融合,绽放创新光彩

作为辽宁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水稻产业2024年交出了亮眼答卷:全省种植面积达985万亩,总产量突破500万吨,其中优质粳稻占比提升至65%。如今,辽宁的水稻不仅在产量上实现了稳中有增,其产业链也在不断拓展延伸。如何将每一棵稻米“吃干榨净”,沈阳正在探索一条特色农旅产业发展之路。从2011年开始,在沈阳沈北新区这片黑土地上,一场从“田间”到“云端”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发生。沈阳创新性地提出“一粒米的七十二变”发展理念,推动水稻产业从单一粮食生产向“种植-加工-文旅-研学”全链条转型。

至此,稻梦空间不仅仅是一片稻田,更是成为一个将旅游业与种植业完美融合的创新典范。在观景台上,欧洲青少年们俯瞰着整个稻田的壮丽景色,感受着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这种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给予了欧洲青少年们特殊的体验。



文化相交,感受农业复兴

在2025年盛夏的稻梦空间,来自欧洲的青少年们亲眼见证了水稻是如何从食物升华为文化符号的全过程。

“这简直是大地艺术!”来自瑞士的可可站在27米高的观景台上,用手机记录下巨幅稻田画《国色山河》图案。她惊叹道:“在这里,我看到中国农民用稻穗作画布、以四季为颜料。他们不仅是粮食生产者,更是大地艺术家。”



在锡伯族民俗馆,德国学生们试射传统弓箭,而西班牙学生邱子熙则被“喜利妈妈”绳结文化吸引:“这些绳结记录家族历史的方式,和地中海文明的绳结文字异曲同工。”

糙米冰淇淋和彩色稻咖啡成为最受欢迎打卡品。德国学生斯迪拉在品尝后感慨:“原来大米的终点不仅是寿司,还能成为解构主义的甜品。”

展望未来,共绘发展蓝图

这次稻梦空间之行不仅让欧洲青少年们欣赏到了沈阳的独特景色,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旅游业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他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种农旅融合的模式将会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留学生们对新时代中国经济成就和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认同,也为他们今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灵感。

 

 



上一条:国际教育学院举办“欣阅华夏,薪传五洲”国际文化交流互鉴系列活动之“我们的中国节·清明”主题活动
下一条:辽宁大学十三届党委第三轮巡察第一巡察组巡察国际教育学院党委工作动员会顺利召开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辽ICP备 05001361号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电话:024-62202712    邮编:11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