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师生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开展“感悟工业文明,砥砺初心使命”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铸造、汽车、通史三大主题展馆,师生共同解码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基因密码,追溯中国工业从筚路蓝缕到崛起腾飞的壮阔史诗,感悟大国工匠精神与时代使命。

铸造馆:铁水浇筑的工业丰碑
雄伟壮观的冲天炉诉说着当年的火热岁月、泛黄的铸造图纸镌刻着工人们的智慧结晶、复原的劳动场景跃动着匠人剪影。这些珍贵的工业遗存,不仅记录着中国铸造业的发展足迹,更凝聚着无数劳动者用双手铸就的工业荣光。驻足于10吨冲天炉前,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峥嵘年代,触摸到了中国制造业从商周青铜器到现代精密工艺的千年脉动,聆听到了辽宁工业老当益壮的有力心跳。当讲解员指出沈阳铸造厂曾浇铸天安门城楼国徽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汽车馆:驭风而行的强国轨迹
汽车馆以“中国汽车工业摇篮”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的展陈设计,从农业时代的人推马拉,到工业时代的风驰电掣,讲述了从古到今车辆的发展演变。馆内陈列的1956年“解放牌CA10”卡车宛如一位历史见证者,诉说着中国汽车工业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伟大跨越。师生们在泛黄的设计手稿前驻足,通过珍贵的历史影像,重温中国汽车制造的奋斗故事。
通史馆:百年工业的强国之路
洋务运动的电报机、伪满时期的车床、铁西区的劳模奖章等1200件文物系统呈现从洋务运动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百年历程。特别设置的“东北振兴”互动展区,通过AR技术让师生与“共和国长子”展开时空对话。时光在斑驳的机床上留下印记,智慧在泛黄的手稿中沉淀,历史在逼真的复原场景里苏醒。一件件展品无声却有力,共同诉说着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伟大飞跃,勾勒出中国工业从追赶到引领的壮美画卷。
青春共振:薪火相传的使命接力
通过实地参观,师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中国工业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在参观中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未来,国际教育学院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模式,引导师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坚定信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中贡献力量!